一、参与人员
顾 问:文兰森 张学忠
主持人:杨宇鹏
成 员:蒲 韬 宋 杰 李 里 张 伟
二、工作思路
活动式作文教学的研究分成两大阶段:理论研究阶段和实践研究阶段。
本研究试图通过一系列活动,借助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愿望,并以活动带动写作技巧的训练。那么,我们首先要论证为什么活动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愿望?只有充分论证了活动课对学生的写作会有巨大帮助之后,我们所提出的课题才有了正确的前提条件。这就是本研究的理论研究部分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部分包括以下四项子问题的研究:
1、分析作文教学的现状,指出作文教学的问题。通过对其他作文教学方式的批判,来提出通过活动课的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新思路。我们已经制定了分析当前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表,准备发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委属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普通学校)。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作文教学的问题,提出活动式作文教学的思路。这方面的工作由张伟老师负责。
2、从认知心理学、活动课的特征、文学创作理论等理论中寻找支撑活动课的合理性、科学性的依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建构主义思想,是我们要研读的重要内容。这些理论揭示了活动对于学生智力、认识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机制,是我们的理论基石。田慧生、肖家芸等老师的著作,研究了“活动教育”的相关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这一方面的工作由杨宇鹏、李浬、刘红枚老师负责。
3、研究活动课的模式、活动课的课堂结构以及构成要素,探索归纳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结构和模式、作文技巧指导和修改技巧指导中活动环节的设计规律,从而让活动式作文教学成为一种可以传播的经验模式。这些工作由宋杰老师负责。
4、与前两项研究同时开展的研究还包括确定初中、高中的活动课序列。这一项研究要构建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活动序列,并且要证明为什么是这样的活动序列而不是其他的活动序列。这需要研究学情,从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心理状态、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材人文主题编排序列中需找到依据。蒲韬、刘宁老师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
以上四项研究是本课题的基础研究,只有论证了活动课的科学性、论证了活动课模式的正确性、确定了科学的活动序列之后,才能围绕这些活动序列制定相应的技巧训练序列和作文修改训练序列,展开活动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真正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上述四项研究研究时间为半年,自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2月30日。
实践检验部分主要是围绕制定的活动序列,构建相应的写作技巧、修改技巧训练序列,逐一展开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修正观点,加深认识,不断反思问题,改进方法,让学生的的写作兴趣高扬,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这一阶段的研究时间为: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为研究总结期。
现阶段,我们展开的是理论研究。
三、工作方法
工作式成员围绕课题做具体的工作。调查法、文献法是基本的研究方式。
工作室成员不定期展开集中讨论,并请专家做及时指导。文兰森老师、张学忠老师,是我们研究的强大后盾。
四、预期成果
1、研读与课题有关的著作2本;
2、完成10000字读书笔记;
3、调查报告;
3、围绕各自的研究重点,撰写至少一篇论文,能发表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