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需要返璞归真

日期:2014-09-16 21:16 点击数:10195 

——专访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


教师月刊:余教授您好,上次对您访谈《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在本刊2009年第二期发表后,引起了很多一线教师的注意,有些教师给编辑部发来了邮件,说希望能请您就有效教学的话题再谈一谈,尤其是怎样操作的问题。

余文森:一线教师更关心实践层面的东西,这个可以理解,其实,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学需要返璞归真,需要回到人的本位上来解放人,也就是要先解决观念上的问题。有一次在武夷山,一位老师听了我的讲座后,很激动,专门来找到我说,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活动不能只在一些名师、优秀教师或者条件好的学校范围内做,而应该在全国进行推广。我想,要回到人的本位,我们的教学方式不能不变的,怎么变呢?就是变回到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来。至于推广的问题,肯定要有一些基本的程序和操作性的模式,这些可操作性的东西一定是教学规律里面最简洁的东西,按照规律来办肯定错不了的。从方法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返璞归真。教学很简单的,学生自已看书,看不懂的教师帮帮忙,点拨一下,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性。现在的优质课、公开课、名师课堂,太多讲究精心的设计,过于追求华丽的东西,结果是中看不中用。

教师月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返璞归真其实是在做“救人”的工作。那么,怎么做到“返璞归真”呢?

余文森:我觉得"返璞归真"的核心是变革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要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把"学"置于课堂的中心。学生看不懂,再学一学,实在学不懂的,问问同学,大家都不懂的,教师来讲,当然,教师的讲是启发性的讲,而不是直接的灌输。总之,在这样的教学中,学习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这样,教师的教也可以找到准确的定位——促进学,即提示学、指导学、组织学、提高学、深化学、欣赏学。这是有效教学同时也是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很多老师问,道理就这么简单吗?我说,确实就这么简单。

教师月刊:其实这个简单的背后,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提高了。

余文森:现在从全国很多有效、典型、先进的经验来看,在这个过程里面,归根到底它跟教师的素质有关系,但是不要指望所有教师的素质都提高了才来做提高教学质量的事。我经常讲,提高教学质量有两个核心的途径。一个是教师素质高了,他能左右逢源,能触类旁通,能把课上得出神人化,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个个都喜欢上他的课,个个都能学好这个学科,但是这样的教师毕竟太少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具普适性的途径就是“返璞归真”-——这是另一个核心途径,按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而“先学后教”就是一条教学规律。它告诉我们,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遭遇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针对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教师月刊:“返璞归真”更多地指在“教”上的“拨乱反正”,“教”得太多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余文森:学生很多本领大多是靠他自己在生活实践等各种各样活动与交往中学来的,增长起来的,而不是谁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我们才强调耍返璞归真,强调要回到学生自己学的本位上来。原来我们一直在“教”上做文章,怎么设计更精彩,怎么讲解更生动,怎么训练更全面。这样一来,当然对教师要求就很高了,你要像设计公开课、优质课那样来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你要每节课都上得像公开课、优质课那样有灵感、有智慧、有创新,怎么可能呢?更重要的是,教得多、讲得细对学生是有害的。第一是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第二是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且,教师讲得越好,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就越强烈。

教学的返璞归真本质上是一场教学革命

教师月刊:返璞归真更注重的是返回学生学的过程,它其实没有太多深不可测的东西,反而是简单易行的。

余文森:这个是肯定的,所有有效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一定是简洁、简单的。

教师月刊:是这样的。像江山野先生在1980年代初期发表的《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把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闸述得非常清楚,只不过我们的教育在不断翻新中把一些最简单最有价值的东西丢失了、我们需要虚心地把这些东西找回来。

余文森:对,我们做的"自主一指导学习"教学改革就是以江山野先生的理论作为基础的。原来我们讨论师生关系,都是"谁主导谁主体",都是一个平面上的问题,师生是什么关系?教与学是什么关系?江山野先生早在1980年代初就提出师生关系是变动的,要从动态过程的角度来考虑师生的关系和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刚刚入学,怎么看书?怎么思考?脑子里还是一片茫然的时候,当然主要耍靠教师来教!这时候教师怎么教很重要,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老师教多少他就学多少,教一点学一点"但人是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就像人走路,刚开始不会走要大人抱,后面摇摇摆摆跌跌撞撞自己走,会不断摔跤,最后就慢慢学会独立行走了。如果你一辈子抱下去,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教学也是这样,前面可能教师讲得多一点,但是这个教要有一个立足点,就是为了"不要教",所以要把方法教给他,他有了方法,逐步就会自己学了。到了初中。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但这个独立还是相对的,到了高中,他的独立性就更强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学习。到了高中毕业的时侯,他就完全独立了。你看,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动、转化的过程。

教师月刊:这个理论最有价值的灵性的东西是什么?

余文森:我想,就是保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性!江山野先生指出,学生的独立性包含四层意思。其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不能代替学生感知,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其三,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帧向和独立的要求。实际上,学生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其四,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者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只有承认、尊重、探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月刊: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的返璞归真意味着学生的独立学习。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最核心的使命是什么?

余文森:江山野先生的理论强调学生的独立性,但学生毕竟也有依赖性的一面,所以教师的教依然是重要的。不管什么年龄的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都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帮助,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有两个最核心的使命,就是引领和引导。引领,这是人生大问题,是方向性的,这个不能出问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的间题。你不能只是读书,我们现在谈的是教学,但是我们还要有更上位的追求,就是价值观的引领,精神的关怀,然后是引导。这个引导最核心的就是思维、思路的引导,方法的引导,怎么思考问题、怎么阅读等等具体方法的引导。你不能让学生一辈子依赖你,你要给他工具性的东西,他学完以后可以到处用,一辈子用。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是学习上的引导,引领学生更重要,要让学生的身心沿着正确的道路和积极价值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所有教师天经地义、不可推托的使命。在这个基础上,才开始谈有效教学的方向,然后再进入教学的内部核心。

教师月刊:我们在谈到“教”的改革问题是,其实也涉及课堂评价的问题。在您看来,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的“教”的具体形态如何,也就是说,何谓理想课堂?

余文森:你说到课堂评价,我就看这个课堂是不是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我进入课堂,就是希望看学生怎么把书看懂;看不懂的时候,怎么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交流把它看懂。我希望这个过程是一个很朴实、很简洁的过程。学生自己绞尽脑汁看书、阅读,自己思考,自己做练习,不懂问问同学,再不懂就由教师来讲解。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课堂没看头,没听头。我非常强调怎么"先学",怎么把"先学"落到实处。今年6月份,我们在厦门一所中心小学听四年级的语文课,因为这个学期的课教完了,这位教师就用五年级的课文来上,他现场把复印好的课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看。毕竟是五年级的课文,他自己原来的预想是15分钟左右学生可以看完,结果过了I5分钟还没有一个同学抬起头来,就是一个也没读完。这个时候我就特别关注教师怎么办。这位教师不声不响,坚持继续让学生课文尽量读完,最后,过了27分钟,同学们才纷纷把手举起来,说老师我读完了,老师我读懂了什么什么东西了。

你想想,在传统的公开课教学中,我们教师肯定给你27分钟读课文,他哪里受得了!听课也觉得"寂寞"难耐了!我呢,27分钟就观察学生怎么读书,怎么读进去!最后,大多数学生把教材内容基本看懂了,剩下的一点点不懂的东西,小组交流,教师讲解、点拨,然后再进行讨论,虽然后面的时间不够,也拖了一点点时间,但是我相信这样教完以后,学生基本上就把课文理解清楚了,而这个“理解清楚”。其中大部分是靠学生自己学习获得的,这个是最有价值的。如果每节课都这样,我们学生的发展后劲真的不知道有多强,所以我关注的是不是真的落实"先学",是不是落实得彻底、到位。

教师月刊:“先学后教”的问题,不能仅仅从教学方式改变的角度来理解,还要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从教学更本质、更深远的意义上来看待。

余文森:真的是这样的。我相信这会引发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革命。我们教师要有这个意识、这个理念,而且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核心的途径。同时,提高学生成绩,减轻师生负担,至少我们现在还找不出比这个更具有普适性、有效性的途径和经验。

重庆市开云体育官网全站 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开云体育官网全站 渝ICP备11004221ENGLISH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