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给学校校长的一封信(58分)
蒋沅颖
尊敬的学校校长:
您好!
听闻近来您校深陷古教学楼拆与不拆的二律悖反中,而这无疑也是当今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困惑。我们都应扪心自问:我们拆掉的是什么?
“你所知的,仅有一堆破碎的形象。”艾略特在《荒原》中呼喊。诚然,着眼于当下实际的“拆”是在工业极权社会下理性的蜕变;但使理智与情感和谐共振所做出的“不拆”才能将破碎的形象缀连,铸造崭新的时代。
“让世界是世界,让我保有我的茧。”简媜说。可在这个狂飙突进的镀金时代,巨变涌动的尖峰时刻,现代人却亟欲破茧而视旧蛹为洪水猛兽,对自己的精神家园选择性失明,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观。须知发展不是文革一炬使古迹受了兵 之灾,而保留亦不是胶柱鼓瑟使劲历史遭了停滞之苦。但谁又能说市委书记吴天群轻视古建筑“一指没”,格非《山河入梦》中“为了几度电就弄瘫一条江”的所所为是现代化进程而非慢性的自杀?拆除古建筑,是对我们文化绿洲的频频侵吞,是对我们精神沙漠的无限拓展。校长大人,或许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多几分高瞩远瞩的二度思考。
“这世界上或许有想在沙基和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不是我。”沈从文说。若是离了文化积淀,经济高歌猛进的期盼不过是空中楼阁。按德国逻辑学的言俩尔悖论来看,文化与现代化恰巧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卡夫卡故居从未装潢却丝毫不能撼动对卡夫卡式的生活的向往;所以当犹太人一旦扎根以色列便致力要繁荣富强,正是古建筑承载的文化给人向上的力量,让我们的热血重新奔腾流淌。唯有深植于文化的土壤,才有现代化的方向。别拆了心中的神殿堂,让自己成了戴望舒笔下沉潜的《游子》;别烧了梦中的《金阁寺》,让自己成了三岛由纪夫笔下的孤僧。亲爱的校长,保留古教学楼,或许是现代化与人文关怀的共同要求。
“希望你能记住我。”村上春树说。选择拆除并不代表遗忘,可在文化生产力繁盛的今日,或许保留古建筑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当需求导向的图层结构标志着我们将迈入重建文化自信的时代图景,我们更应不忘传承勖力前行。保留古楼,不只是为了给那些无处安放的回忆一个物质载体,更是为了给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一个历史背景。
拆毁或许给现代化教学留足空间,但保留才是现代化发展的源泉。请您留下古楼,留下小小的桥梁,对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迈步走向前方。
此致
敬礼
小林
某年某月某日
留下旧楼,留下情怀(57分)
鲜一睿
尊敬的校长:
您好!
当钢筋水泥拔地而起,当社会经济与生产力飞速发展,当总理号召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世纪教学楼的去留成为棘手难题。
“我不想用今日之杯,盛明日之遗憾。”诚然,我们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让教学楼等硬件建设与时俱进。但汪国真的诗句又让我深思今日拆掉的旧楼是否会成为明日追不回的伤痛。因而我认为,我们应该保留旧教学楼,保留那份穿越风雨的情怀。
“去看那些看不见的事物,去听那些听不到的声音,吧灵魂呈现给不存在的东西吧。”汤一介的一席箴言不禁使我想到那群故宫文物修复师,这些大国工匠重塑的是国宝,更是华夏的文化自信。当半个世纪后的我们选择保留旧楼,那么我们保留的不仅是长满爬山虎的红瓦墙,更是前辈衣袂飘飘、行履错落的背影;我们保留的不仅是“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室,更是前辈在月噙西山时为我们积淀的文化软实力。
“原来‘价钱'是一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又减小事物的意义。”丰子恺的话振聋发聩。时代转换,当人们视金钱为圭臬时,我们是否对“一元理发师”梁思化手中的剪刀选择性失明。保留教学楼固然需要资金投入,但这并非无用的付出,反而是对精神与文化的无价投资。我们追求物质的丰腴,但我们更渴望挣脱实用主义的禁锢,站在精神高地保留旧楼,保留精神的沃野。
“只要你站得足够高,就会发现,大地也是星空的一部分。”熊培云在《思想国》里如是写道。时光过境,不变的是那曾包容困顿不堪的齐白石的法源寺;是那曾许汤一介在“文革”中安身治学的哲学楼;是那曾让余秋雨得以静心研读古典的藏书阁……也正如贵校面临两难的旧楼,它曾为前辈提供思想的栖息地,也将为后人准备研学的净土。当历史为其平添一份厚重与沧桑,那么保留旧楼,就是坚守文化沙漠逐渐消逝的精神绿洲。
我们无法忽视正随时代大流翻新的校园,我们也难否认“超越式政治正确”,但我们更应警惕晕轮效应的上演。应深谙,站在时代节点上的我们选择了保留旧楼,那么保留的非但不是现代化浪潮中的异端,而是繁芜世俗中清丽绝尘的柔情。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在经济日趋繁荣的今天,我们也许不甘于学校的硬件更新而更应该注重精神扶贫。也正因如此,我认为应该保留旧教学楼,与那份被同样留住的情怀温暖相拥。
小 林
x年x月x日
给校长的一封信(57分)
韩美琳
尊敬的校长:
您好!愿展信愉快。
近日,听闻贵校园一幢老旧教学楼拆留与否问题而引发社会关注热潮。我以为,老楼应当保留。
史怀哲有言:“世间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诚然,从被当代人奉为圭集的实用主义理论出发,旧教学楼的确已倒在现代化发展的铁蹄之下。然而,其内里承载的更深层次的精神风华,绝非钢筋水泥的建筑可相比拟,因此我想:保留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杨丽曾说:“我是一株长在土里的树,土地就是我的本质。”的确,人与文化本是一种共在关系。若是一味与时偕行,摒弃根基,非但不能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反而导致文化断流,人文缺席。如今传统与现实的交锋愈演愈烈,老旧建筑往往不堪物质杠杆的衡量,或是梁林故居被“维修性拆除”,或是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或是以“旧城改造之名”,行“大迁大建”之实。种种行径,看似与世偃仰,实际是以物质的丰盈来填充心灵的虚无。唯有保留老楼,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的春风才能惊破精神圩田的冻土。
钱穆先生曾警示:“中国的文明不该以与所有历史送产决裂的方式得到解放。”文明的贵气若是沦为棘轮效应的奴仆,反会失掉其本身的纯粹。老楼对于贵校来说,不仅是一个文化的印记,更是一处磁场,一处莘莘学子前来凭吊青春的现实象征。正如高楼林立中紫禁城依然矗立守望,老楼的物态也正是校园灵魂的外在表现。我们呼吁老楼的保存,更是希望当校友满载回忆趔趄寻根时,能够收获更多一点的与回忆接轨的欣悦。
如此观之,在短期发展的视野下探讨舍弃历史文化载体的意义确有不妥。拆除老楼或许保有一份顺流而东的洒脱,留存传统更是一种不忘本心的坚守。反观当下,在中国经济搭乘“工业4.0”列车的背景下,人们往往在实时霸权的社会中迷失自我。过热的商业开发,过快的城镇扩张,导致许多传统建筑数量锐减,因此教学楼的亟待保留现状不可忽视。纪伯伦有言:“我们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莫让生活被追求轻薄,莫让自身服膺于欲望的逻辑,给予传统文化更多一点的王命关怀。如此,才能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归属感中寻到一处精神的栖息地。
正如梁启超所说:“神存者,形必附。”老楼的形质之上,人文回归的风向标依然屹立,引导文化的内涵在教育的路上远行。故我认为老旧教学楼不应舍弃。
希望我的拙见能给您一些触动。
此致
敬礼!
小林
立足时代,不忘初心(57分)
黄靖雅
尊敬的校长先生:
您好!
矮小简陋的旧教学楼承载着前辈的怀旧情怀,设施完备的新教学楼又折射出一代学子翱翔蓝天的渴望。我能理解校长先生的两难之境,因而在此提出个人看法谨供参考。
“这是灯蛾对星光的向往,黑夜对黎末明的渴望。”英国诗人雪莱曾感叹。当线性的等价交换逻辑蔓延至人类生活的众鑫领域,极力保留旧楼反映出的怀旧情怀固然便人欣慰,然而我们更应立足时代,修建新教学楼。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于《双城记》中的名言时至今仍然适用。在这个智能化时代,因为科技,朝思暮想的容颜不再囿于幽梦还乡,千里之外的吴侬软语不再缥缈依稀。也同样因为科技,城市割裂式发展暗示固步自封尽显疲态,赛道内圈的无形压力使对于硬实力的需求更为迫切。历史的三峡横在我们眼前,毫无疑问在断崖式下降和跨越式发展中我们选择后者,而后者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硬实力。诚然,保留旧教学楼是怀旧情怀的集中表达,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显然更契合时代声音。
正如“桃花扇底送南朝”的李香君不因香消玉陨而无缘流芳百世,“一死生为虚诞”的《兰亭序》不因颠沛失传而无法彪柄史册。对于前辈精神的温习不因一座楼、一张桌的湮灭而黯然褪色。实用主义强调观念的实际效果,不能让观念成为虚无感的真切投射。怀着对“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的反省,我们量性地思考:保留的旧教学楼不一定能成为学校精神根基的压舱石,修建新教学楼也并非“斯多葛式冷静”。秉持工匠精神,打造新楼想来比在旧楼中继续“失根”更符合前行的方向。
当社会转型期翩然而至,我们正处于时代与个体的交汇点上,或许迷茫、或许激愤,但更应该续接风骨与立场。与其,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哀叹的“往昔徒然消逝”而极力保留“旧楼”,不如将儿时素淡又韶澈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注入“新楼”,给新的墙壁涂上温暖的底色。拆掉旧楼正因寂灭。我们应深信“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们应深信真正看懂这世界的不是一座形式主义旧楼,而是“心的批注,眼的旁白”,我们应深信,当旧楼倒下,新楼拔地而起,我们仍能扎退于文化土壤,冲击时代的高度,因为我们从未忘记教育的初心:以人为本,立足时代。
拆除旧教学楼并未宣告辉煌的结束,而是前辈精神的涅盘重生。我们用血脉贲张的手掌换一种方式去继承,换一种方式去铭记。
希望我的看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林
致校长的一封信(57分)
何沐阳
尊敬的校长:
您好!
听闻学校正为一幢教学楼的存废举棋不定,而这幢楼已栉风沐雨近半个世纪。不少校友想保留它,但也有人从现代化的角度否认其存在的必要。下面,我将谈谈我的看法。
庄子有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诚然,拆除一幢陈旧破败的楼房能够满足现代化的利益诉求,但学校难免会因历史的缺位迷失未来的方向。因此,我赞成保留教学楼,浇灌一方精神净土,洇染一轴人文画卷。
陶行知先生说:“如果你有两片面包,一定要用其中一片换一朵水仙。”精神的丰裕固然不能转化为即时的获得感,但终究能以静水流深的沉着浸润出人类的智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源自宠杂漫天的数据,而是受启于老庄的哲学思考;牛顿的经典力学不是精密仪器的测算结果,而是启蒙自古希腊的人文滥觞。同理,保留教学楼的确没有直白的物质回报,但它铺排起了前往知识异常的朝圣路,涵养了世代相承的治学风范。
“商士流过,花木添清疏之致;幽人剥啄,莓苔生淡冶之光。”我们依然要守住阳关外行将塌圮的城墙,只为承袭唐人“劝君更进一杯酒”的豪情;我们依然要修复莫高窟内残损的壁画,只为镂刻下“飞天”那流光溢彩的记忆。然而,在实用主义狂飙突进的今天,人们深陷狄德罗效应的怪圈,任由尺蠖效应下的文化沙漠吞噬精神的绿洲。故而,保留教学楼并非形式主义的壅塞,而是语文化风骨的续接;不是复古风潮的泛滥,而是精神立场的坚持。
蒋勋说:“典当一些记忆喂养寂寞,沉淀一些日子滋养情怀。”拆除教学楼的确带来了现代化的餍足感。然而,正是旧楼中一扇扇古旧的轩窗开阔了读书人的胸怀;正是旧楼中一盏盏明灭的油灯点亮了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心火。更何况,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清华园的荷塘几经争议最终安然无恙;中央美院等高校占据着中南海旁的黄金地段。因此,当承载记忆的教学楼面临拆与不拆的窘境时,当文化与经济冲突时,我们应当唤醒集体的文化良知,应当警惕破窗效应下对文化规划的社会惰性。
余秋雨曾说:“当历史不再留有伤痛,时间不再肩负使命,文化或许会进入自我失落的精神恍惚。”保留下旧楼,不仅能化作砥砺当代学子的热血激流,也能回答“我何处来”的尴尬叹问,更能挺立起文化的尊严。
愿校长再三思量。
小林
心怀过往,着眼未来(56分)
徐佩辰
尊敬的校长:
您好!
上世纪的教学楼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与记忆,见证了百年名校的成长与发展。岁月在它的脸上刻下痕迹,对于这幢文化与问题并存的教学楼,我们该留还是该拆?
“现在的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家穆勒曾提出这样的观点。这似乎已然佐证了拆掉教学楼以求发展的想法。诚然,新的教学楼更能符合新时代的高标准高要求,但我以为,保留教学楼是更为科学的选择。
“人生之可悲在于得到了太多,丢失了自己。”爱默生发人深省。这早已不是一个箪衣素食,驿寄梅花便可消遥一生的年代。快餐文化正如决堤的洪水涌入中国。作为汉文化圈的核心,我们是否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拿捏好尺度?那座荒山野岭中的法海寺,是中国古代三大壁画之一的藏地。它熬过了岁月,躲过了文革,却只得在这个大时代的阴影下,独自散发微茫,鲜有人问津。反观学校改造,若只为现代化建设考虑,拆掉教学楼,而传承多年的学校精神与灵魂无处安放,是否也是丢失了自己?
“人面对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自己,哪怕是教条,哪怕是别人的目光。”《成为简·奥斯汀》里如是说。就像任何人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任何一种文化里都有历史的风尘。古罗马俑斗场已残破不堪,却依然能嗅到当年的腥风血雨;帕特农神庙历经千年风霜,却依旧器宇轩昂,风华不减;古丝绸之路上的阳关只剩断壁残恒,却仍无声地讲述着旧时的繁荣昌盛与兵荒马乱。正如学校“上了年纪”的教学楼,它没有那么宏伟挺拔,却更为深厚端庄。它同样存有历史的余温,留下它,也就留下了那本不该消逝的记忆与文化。
“我们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一些东西。”萨特认为。这是一个论真相时代,社会舆论掌握在一群缺乏公民道德的“键盘侠”手中。乌烟瘴气的网络与社会环境里,人们希望的是展现文化自信的“清流”,而非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泥石流”;盼望的是一场走心的视觉盛宴,而非娱乐至死,只为迎合大众口味。同样,学校要发展创新,首先应学会接受与传承。保留维护老旧教学楼,使之与现代化设施相映成趣,是对文化的执着。
“打破现状的手段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鲁迅一针见血。而我认为,保留老教学楼,去捕捉随时而逝的美,进行现代化建设,去增添与时俱进的精彩,二者齐头并进,才会创造学校更辉煌的明天!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小林
莫让“豪斯曼计划”再上演
汤初美(厦门一中高三1班)
尊敬的校长:
您好!
近日,关于贵校一座历史悠久的教学楼的存废,引起了多方关注。作为支持将它保留的一份子,冒昧写信来叨扰您,希望与您分享几点想法。 不知您是否听说过“豪斯曼计划”?当年的拿破仑与豪斯曼都非常喜欢宽大的街道,计划将所有狭窄的街道扩建。豪斯曼望着扩建后的街道说:“如今的40米宽,离预期的120米还是差了远些。”足以想象出当年那一番天翻地覆的图景。
虽说只是为了一座区区教学楼,境况当是不能与豪斯曼的“雄图霸业”相提并论。但如今致书与您,就是不愿看到性质相似的“豪斯曼计划”再次上演。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文明不应以与所有历史遗产决裂的方式得到解放。”这座教学楼,对贵校来说是一个文化的印记,有着特殊的意义。拆与不拆的分歧想必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感情”二字上来。风雨苍茫,裹挟着历史的风尘一路走来,这座教学楼如同一位一直守候的老者,见证了学校的变迁发展。每一个从中走出的学子,不论成就的大小,谁能说自己的身上不浸润着这座教学楼的风韵呢?铮铮风骨,唯“感情”二字,最放不下。
若说支持保留者只空有“怀旧”之名,未免刻薄且认识浅薄。进一步说,老旧建筑的拆与不拆,终是要还原到历史与现代化冲突的问题上。而这座教学楼被冠以“矮小、简陋、老旧”,真的是与如今如火如荼的现代化代名词完全相反,格格不入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且不说这座教学楼曾有“培育优秀”人才的赫赫战功,建筑的价值,当不单以实用与否为唯一标准。“豪斯曼计划”所实施的战略性美学,是可以让贵校腾出更多的用地空间,节约修缮维护的费用。但是,一座楼的拆除,却在无形中消解了几代人的心灵空间。填充了现代化的建筑,却留下一块心灵的空白。
“历史”与“现代化”孰对孰错,现在恐怕还难见分晓。但校长您毕竟需要有大局的考虑,若是最终未能留下这栋楼,我也理解您。 波德莱尔望着重建后的卡鲁塞尔,笔下发出这样的慨叹:“呵,这社会就如人心一样浮躁!”留下一座风雨兼程的建筑,大概是无数和我一样的朋友的一点执念吧。
祝工作顺利!
小林
2016年10月9日
变?不变!
林凯逸(泉州一中高三1班)
亲爱的作家先生:
您好,愿展信愉快。
对于您的母校拆除老教学楼的计划,我有所耳闻,亦对您的心情感同身受。我曾就读的小学不久前也刚刚改建,看见熟悉旧楼忽然成立崭新却陌生的所在,我心中难免有种物是人非的戚然。可尽管如此,我却仍想劝您放下执念,顺其自然。
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见逝者如斯,总明白这不过三维空间中不变的真理。正是有旧去新来,沧海桑田,才能有人类从刀耕火种一路走来,有富足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百花齐放的精神文化,旧日的生活定然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与历史意义,可当机械化时代来临,又何必强求农人们坚守“锄禾日当午”的辛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应承认,过去不应阻碍未来的道路。因而,当学校为了发展而计划拆除已无实用价值的旧楼,我们断然必有不舍,却仍应从大局考虑,表示支持。
况且,请您扪心自问,若学校一直保存这幢老楼,您又有多少机会来故地重游呢?面临斗转星移的世事更迭,改变的自然不只有您的母校,更是您自己。纵再怀念,您也不可能,并且不会真正愿意回到母校读书的青葱岁月了。我无讽刺之意,这亦不过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正如古文人,他们总将“故乡”于笔端,甚至诚恳地悬于心头。可有多少人,真正心甘情愿地回了故乡呢?回乡固然不易,但绝非客观上的不能--赴举的投了笔,为官的脱下帽,催马上道便是归程。只不过他们已割舍不下“如今”的生活,而把故乡诗化为一个乌托邦式的心灵寄托了。这与您的境遇又何尝不相似呢?旧楼其实并无太多的实际意义,不过是您诗化了的精神家园。
因而,为何要强求旧楼以物质的形式保留呢?身为作家,您必然比我更精于此道--将其化为诗、化为文,化为您笔下不朽的世界,那才是它更好的归宿。既然旧楼已只是精神上的家园,那么“记住它”便是一种圆满。精神是不灭的,历史是永恒的,正如苏子所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们断然不该为岁月流逝而自伤自怜,而应有顺流而东的洒脱,和不忘本心的坚守。
苏轼还有诗云:“老僧已死成新塔。”这正如我们所面临的世界。人托身于凡躯,物寓形于泥土,没有什么物质生命能够不朽。可老僧纵是死去,人们仍心怀虔诚的信仰,将新塔筑得更高更美,去天尺三。
站在陌生的新楼,我在那一刻有了归属的欣然--大门敞开,学生们活蹦乱跳地跑进楼中,如振翅的雏鸟,如我们当年的模样。 楼变了,可楼真的变了吗?若是有变,不过越变越好。
不知,这是否能令你释然?
此致
敬礼!
小林
2016年10月9日
让学校更发展,把回忆留心底
-----致作家先生的一封信
黄璐宇(南平一中高三12班)
尊敬的作家先生:
展信佳!
听闻您的母校正陷入拆旧楼的犹豫之中,谨以此信以抒薄见。我认为,为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可以拆除旧教学楼。
或许您和其他校友认为旧教学楼是你们难以割舍的回忆。是的,我也同样认为回忆就像池塘深处的鱼,它的每一个气泡总能漾起心中涟漪,旧楼的拆除我也心痛。但是,所有美好的回忆不能踩在阻碍发展的奠基石上,我相信您也同样希望,母校可以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不拆除旧楼的不便是显而易见的:缺少现代化拖住了优质课堂的尾巴;拥挤的用地让学生们如困笼中;校方在有限的资金面前焦头烂额……那一份历史的珍贵记忆,像一块漂亮的岩石,拖住了学校车轮的行驶。这一切,一定是您更不愿看到的。
一所优秀学校的精神建设、校风树立从不止于一栋人才辈出的教学楼。或许,作家先生笔下曾言这是一处凝固的历史。是的,但是这栋教学楼最宝贵的品质在于您和其他校友留下的奋斗的汗水。我们不能只从青葱岁月、颓墙荒草处寻找校风,而应从前辈的酸甜苦辣里提炼出激励一代代学子的精华品质。
尼采曾演“必然由无数的偶然组成。”贵校的问题不是个例,它折射出的是这个时代的发展与精神建设的矛盾。我们不能为了一处旧楼而妨碍了学校发展,正如我们不能为了一味地保留而让经济停止运转。唯有每一所学校权衡了两者的关系,才能促进这个民族的教育蓬勃发展。唯有当每一叶帆船正道航行,社会的洪流才会奔腾。
不仅仅是贵校的旧楼拆除,社会上同样有不少旧楼的拆除,古城的改造。挽留的人亦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怀旧心理与发展的不可逆性产生了冲突,让我们不仅在旧城石板边叹息悲愤,更让我们陷入天平晃动不止的深深矛盾之中。但正如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的建设亦不能向人们感性的诉求低头。
难道为了学校发展我们就非得放弃所有的回忆不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相信“人定胜天”,亦相信肯尼迪所云“所有的问题都是人为的,人都可以解决。”依我之见,贵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校史陈列室,”将大伙儿的毕业照甚至是几张您曾坐过的桌椅保留,还可以请专业人员拟建旧楼的微缩模型。对于前辈的光辉对校风的促进作用,传播的承担者事实上是您与其他校友,回母校演讲交流心得,而不是对着照片空自嗟,才是这次时间“剥”出的本质。
我相信,每一次的转变都推动着一场或大或小的变革。对于旧楼拆除一事,我们不能将惋惜或哀叹作为思考的终点,而应辩证地看到大局,当所有人都有了如此的反观,学校建设、国家教育发展才会“犹水之下也”,民族凝聚力才会坚如磐石,一个泱泱大国的复兴才会梦想可期。
话糙理粗情真,希望我的一点拙见能给您一丝触动。
此致
敬礼!
小林
2016年10月9日
保留回忆,留存历史
吴铭(莆田一中高三3班)
敬爱的校长:
您好!
听闻旧教学楼的去留争议,许多人都深表关注。想必如此多的回应和争论足以表明,这座教学楼的价值远远不止是一座破旧的小砖房。它承载的是一代人的回忆。我在此也深切地希望您能将其保留,让它继续挺立于一代人的回忆中,也让它能成为更多人的美好回忆。
初建楼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它的实用价值。但历经风霜,它在风雨中矗立半个多世纪,直到今天,它已然到了风烛残年之时。但就像一位母亲,在它的陪伴下,走出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在经历过、抚摸过它的人眼中,它成为了一种情愫、一种回忆,而对于学校来说,它更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历史和文化的存在,让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充满了情感和人文关怀,让人们内心满是敬畏和感激,而这便是一个学校、一个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老旧的教学楼,虽然矮小、简陋,但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情怀,虽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但它已然成为学校历史的一部分。如同这位知名作家一样,想必您的内心对它也是怀了满满的不舍之情吧?纵观全国各大名校,清华园、武汉大学无不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为它们增添了人文气息,甚至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而旧教学楼,同样也可以逃脱被闲置的命运:通过改造和修缮,可以使它重新焕发光彩;改其功用,可以让它重具使用价值。而它通过重整带来的效益将远大于在它身上的经济损耗:学子们慕名而来,已毕业的优秀学子回校参观,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这才是着眼发展的长久之计。
现代化发展与历史的保留两相不误。现代化注重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设备的更新和资源的扩张,而学校完全可以在“现代”与“历史”中找到平衡点。古建筑承载的是历史。如同北京,城中心是故宫,紫荆城外是高楼林立,古建筑之美在现代化的建筑之中却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旧教学楼也可以通过改造周边环境、重新设计修缮等措施,将它与校园环境更加融合为一体,让文化和历史在现代的环境中融合和发展。
保留教学楼,留存一份历史和文化,让历代莘莘学子拥有共同的回忆,让心常聚于此。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希望您能认真考虑。
此致
敬礼!
小林
2016年10月9日
作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市盐仓桥附近都会有一对老夫妇在道路停车带搬凳子坐下,“人肉”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如果孩子回来迟,两人就轮换着坐,直到孩子归来。
针对此事,各方有不同反应。有的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附近车主气愤又无奈:那是社会公共车位,不是他家私人的,但总不能出手对两个人怎么样吧?老夫妇的儿女也很委屈:附近车位确实太紧张,但也劝自己父母不要这样风雨无阻,却拗不过两位老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规则诚可贵,亲情价更高(57分)
鲜一睿
有情义的人便不会是冰冷的,有情怀的人便不会是孤独的。 ——团中央学校部2017年新年献辞
下班高峰,一对老夫妇为儿女人肉占车位。有人感叹,这是对亲情的坚守;也有人诘责,这是与规矩叫板。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朱光潜的话发人深省。诚然,老夫妇的占位行为有违公共规则,甚至被认为是道德失范;但他们对儿女的款款深情又怎不令人动容?因而我认为,老夫妇的行为值得理解。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暖。”长平在《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中如是写道。天津大爆炸至今认识许多人挥之不去的梦靥,其中一位母亲却吐露心声——我希望你永远不会感动中国,只是在我身边插科打诨的活着,没有丰功伟绩地过完一辈子。这似乎愧对于消防员的职分,但细细思忖,你我不过市井庸人,整日与生活斡旋,偶尔的私心又何尝不在情理之中?老夫妇的行为便也值得理解,他们守住的不仅是车位,更是一份温情。
“同温婉的怜恤扣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莎士比亚的话震耳发聩。汪曾祺为给儿子写回信,自己学会拼音,也同样接受孙女乐此不疲地叫他“老头子”。这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庭,而老夫妇又怎未温馨整个社会?当新生代都通过比心来互表爱意,老夫妇朴实的行为也不失可爱。人肉占位的确引发了道德阵痛,但也为冰冷的规则注入一丝温暖,有效规避了人道主义危机,值得理解。
歌德曾经说过:“我们体贴老人,要想对待孩子一样。”或许人们永远无法忘怀地坛公园中央史铁生母亲躲匿于树丛后的背影、印刻在泥土中的脚印。有时,母亲拙于言词,便只能在细微处百般体贴。然而在这个广场式的情绪表达的时代,我们却常常对这些善意的初衷选择性失明,并将其中有失偏颇的做法无限放大。所以,我们不妨试着放慢脚步,对老夫妻的行为进行二度思考,或许理解与包容也就由此而生了。
时代转捩,我们愈加追求一个公平有序的社会,因而老夫妇的占位行为便被冠以自私的标签。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理解,无意会者有意地去深化其中的温情,那么一片骂声之后,又有谁来为老夫妇忧虑儿女停车难埋单?
其实,当我们一方面非议老夫妇规则意识缺席的同时,也应看到公共资源的匮乏,更应看到人间大爱的美满。但也正如阿来所言:“没有什么疼痛不会不过去。”那么在这条通向更好的路上,去理解并珍惜无价的亲情。
占有的车位 缺席的公德(56分)
王婧芝
盐仓桥下,可怜天下父母心,人肉占位待儿归;舆论之外,车位顺意得于手,却问公德何处寻?
罗素曾说:“一个圆心能向外延伸出多少个半径,一个人就能有多少种生活方式。”诚然,像这对父母一样选择人肉占位的方式在“车位紧张”的现状下显得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我们更应选择心怀公德、体谅他人的生活方式,我不同意这对夫妇的做法。
“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我们要让穿花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伤。”冰心如是说。古时,正应有“三尺巷”的谦让,才有和睦亲爱的邻里之情;如今,正应有“单车猎人”的寻查,才有惠及大众的共享单车;在“私有主义”蔚然成风的社会,正因有“以崇高道德准则震撼心灵”的人一路播下公德之种,才结出“如头顶星空”那般暖人的温情之花。人人都在略失人情的劣制“向前”型社会泊位,可诸君绝不能如二老般为了使有形之车归位却令公德之车缺位。因而我认为,二老做事合情似乎却不合理。
博玄曾写道:“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马可?奥勒留正因在《沉思录》中日日省身,日日为“道德之窗除尘”,才留下身前生后一片赞誉;伍尔夫正因在《忏悔日记》中时时叩问,时时“极尽个人微薄之力”,才达到“现代主义先锋诗人”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巴尔扎克曾说“社会是个沼泽,我们得站在高地上。”也许公德建设并不需要高屋建瓴的纲领,也不需要被称为“最后一道红线”的法律;它需要的只是在每一次行动前思虑片刻,为他人留下一个空位。也许我们不可能像上述两位大师那样终生自省修行,但我们可以,至少不同二老那样让公德之车缺位。
我们置身大数据的洪流,正如一条咸鱼在城市森林里狂奔,错失了身边的温情。一些人在极度催肥生活、极度优待皮囊、极度展现条件,却极度地忘记了人类的幸福很大程度上系于一个独立于有形器官之外的系统——公德心。在这个只有自拍杆的时代,梁启超的“技治主义”貌似已经完成,可是周国平的“普鲁斯特式幸福”尚且遥遥无期。当我们举起自拍杆,不仅要将自己框入境头,更要将它转向他人,怀着关德,体怀他人,更要给他人留取一个将心比心的“车位”。
“我愿做一名秉烛人,照亮黑暗。”何光沪说道。我们每个人,早人生路旁泊位时,与其东张西望抢占一个车位,毋宁在内心深处拓宽方寸空间,既泊停自己日趋膨胀的体位,更要停放夫妇二人缺少的公德与良心。
亲情至深,公德更深(56分)
许靖之
在这热点涌动,槽点喧哗的网络屏幕中,南京老夫妇人肉占车位事件犹如一颗炸弹,引爆了网友的争论。老夫妇的强行占位行为是否应当受到舆论的谴责?风雨无阻为女儿坚守的爱是否又应当得到理解与让步?我认为,亲情至深,但社会公德更深。老夫妇“人肉”车位的行为实不可取。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慈禧将此诗赠与母亲。老夫妇坚守车位,换女儿风尘仆仆的一身轻松,可谓“可伶天下父母心”,我们不禁都被夫妇的身影感动。但此举终究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带给附近车主不公与麻烦。难道感人肺腑的亲情就能融化社会秩序之坚冰,松弛社会公德之准绳吗?答案是否定的,社会公德永远是人们在社会中第一遵守的标准与尺度。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说道。个人、家庭都属于社会,任何出自于私人利益情感的行为,都不能脱离社会的总体环境,因此,“私德”必须以“公德”为基础。微博上有网友晒出炖煮穿山甲的照片,触目惊心,却将其当作家人团聚、友情深厚的见证,大肆炫耀。可见社会公德的模糊化现象何其严重!类似于占车位的事件,都夹在私德与公德之间的灰色地带,一旦私德突破了公德的底线,就算其再至高无尚,也会成为社会毒瘤,催生道德雾霾,所以占车位的关爱,显然不可取。
但是,大部分此类现象违背了社会公德,却又并未触及法律的红线,处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尴尬中间点,如何解决这些道德雾霾,便成了棘手难事,正如重庆儿童医院外那排成长龙的堵塞交通的车队一样,父母为孩子看病焦头烂额,也实属无奈之举。但撇开社会物质条件的不足,我国公民意识的缺失却是不争的事实。政府与社会组织应当承担起应有的宣传引导责任,强化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减少“人肉占车位”事件的发生。
中国的经济正在快车道上飞驰,而公民的道德素养却在慢车道上步履蹒跚。难道这样的割裂式发展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我们每个公民都是一根线,共同编织起社会的巨网,若我们总是如老夫妇那样,因个人情感漠视社会公德,社会的巨网必定落得千疮百孔。未来的中国,需要我们树立公民意识,坚守道德良知,共同耕耘社会公德的土壤。
帕慕克说道:“没有原则和信仰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在这后真相时代,在我们为老夫妇的爱感动流涕,或是为占车位的行为义愤填膺后,更应当付诸实践,扛起那面社会公德的旗帜。
尊重规则,再谈私情(56分)
蒲韵巧
一些人生活在乐园里,一些人活在火焰中。
《古兰经》
今日南京市盐仓桥附近总会有一对老夫妇风雨兼程前来“人肉”占车位。附近车主的看法倒是道出了一句箴言。
“父之爱子,至是至情。”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发出感叹。诚然,这一对老夫妇春晖寸草的行为让网络上吃瓜群众们感慨万千,但其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终究无法成为社会风尚的指向标。
因此,我们要在尊重社会规则的前提下再去考虑私人利益。
“法律就是秩序,没有好的法律就没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曾说。当需求导向、社群属性、“精分”形态将社会中的人划分为清晰的圈层结构,同一区域的人将会携手并肩,不停地扎起保护自己利益的围木,铺张保护自己的利益的保护伞。若没有法律和秩序来调剂就会沉沦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水区。或许我们生活的如同卡夫卡《变形记》里的甲壳虫那样疲惫;或许我们国货的像王小洋《黑虫》里的人们那样劳累,但却应该克制内心的私情,遵守社会规则。固然老夫妇对子女的行为令人感动,他们用不合理的手段保护个人利益的行为也发人深省。
“我宁愿坐在南瓜车上,也不愿挤在天鹅绒上。”梭罗曾说。公共的规则意识可以带来社会环境的有序。若人人都是本体占图书馆座位,而不是“不带走一片云彩”空留书占座;若人人都等红灯变绿在踏上斑马线,而不是不按套路出牌与车争锋……或许存在主义哲学界海德格尔也不会发出象征现代人精神圩田水土流失——“存在的被遗忘”这类感叹了。身处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却常常做键盘侠对道德问题在网络上“互怼”,也正是规则意识现代虚无式缺失。诚然老夫妇之爱子,至是至情,但他们的做法没有考虑社会规则,只管私利。
日月盈昃、荒草疯长的年代已被历史抛弃;民主法制、高度文明的时代已高举大旗。我们更应该脱掉瓦格纳式的幻想,逃离自我麻醉的境地,摘除有色眼镜,治好选择性失明,举起公平的天平,客观的去审视个人利益与社会规则的关系。只有当老夫妇以尊重社会规则的方式爱孩子才会调拨舆论反转剧的齿轮,引来一阵好评。
诚然,在道德角度下“父母之爱子则计为之深远”无可挑剔,但在道义层面更应做到“父母之爱子则更应尊重权利”。
“人肉车位”折射公共意识的缺失
每天下午五点,南京盐仓桥下都会有一对老夫妇搬来凳子在停车带上人肉占车位,等待儿女开车回家。
不得不说,老夫妇对儿女的爱可谓风雨无阻,令人动容,但这份沉甸甸的爱在公共素质的标杆下衡量却显得有些自私,见不得人。暂且不论自家儿女是否乐意,损害其他车主的利益才是他们成为众矢之的的导火索,但这一切在爱的旗号下反倒让人在是非观上模棱两可。
有一句话说得好: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当爱失去界限,变得盲目而疯狂,反倒是一种最深的伤害。老夫妇的爱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或许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有地方停车,其他都无足轻重,社会舆论压力在年纪面前反倒有些小儿科,加之弱势群体的“光环”令他们有恃无恐,这也是许多中国父母的通病。
无独有偶。工作日凌晨五点为儿排队,周末公园为女相亲,虽说二者与人肉占车位性质不同,不可相提并论,但从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却可见一斑。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为人子女,固然希望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我们脆弱的小心脏能否受得了这超负荷的爱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是亘古不变的美德。试问:如果你是附近被占车位的车主,你是否还能心平气和?是爱让人变得麻木,变得是非不分。若爱凌驾于公共素质与道德之上,人类群体必将不复存在,社会也将分崩离析。
在利益齿轮驱动下的当代社会,公共意识难能可贵。老夫妇畸形的爱其实也是一种利益的索求,活生生地将公共车库升级为私人车位。反观现在的公共场所,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地铁上吐痰,吃东西,旁若无人大声讲电话……这不只是一种规则的无视,也反映出公共意识的淡薄,与占车位一样,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一己私利,甚至是贪图小便宜与一时方便。
可怜天下父母心,爱固然是最伟大的东西,但切莫因小失大,使之变质。每个人对爱都应该心中有尺,有个不可逾越的界限,合适即好,过了反而不美。作为社会中的人,公共意识尤为重要,权衡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请勿将爱变成一颗烫手山芋。
温情应建立在秩序与沟通之上
王舒颖(厦大附中高三1班)
老夫妇“人肉”占车位,其温情令人感叹天下父母心,然而有人气愤且无奈:如此“温情”岂不是过于自私自利?
诚然,在这个“车时代”,轿车数量指数式暴涨,道路拥挤,交通困难,市区空地也多用来建造住房与购物场,相比之下,车位数量捉襟见肘。由此,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柴米油盐自然延伸到了住房及车位。老夫妇的行为正体现了对子女关爱,在其自身看来是情有可原且无可厚非的。然而,若这份朴素的温情破坏了公共秩序,损坏了他人的利益,便会使温情变质,成为私情。
社会公共车位为大众服务,每个人都有其使用权和暂借权。而老夫妇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其性质,成为私有,不但视他人利益于不顾,还打破了秩序平衡,实在是当了一次反面教材。其次,用“人肉”占车位,置生命安全于脑后,非但没有为子女带来便利与幸福,更是带来了委屈与担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父母却以己身风雨无阻为孩子占车位,这是多么令人惭愧与痛心的情景!若老夫妇依然坚持此举,便是对子女与他人的双重伤害。
温情应建立在秩序与沟通之上,无视秩序和无予沟通的一己私情是一种悲哀的误读,而老人占车位的现象却值得反思:公共资源应如何合理利用?如何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社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在城区规划中多设地下停车位,缓解车位紧张情况,并对车位的公共秩序加以维护,使占车位现象有效减少,使大众的无奈之声得到应有的解决。再者,社区工作人员及老夫妇的儿女应与他们进行沟通,并不是止于媒体舆论各式炒作与抨击,对老夫妇造成心理伤害。
固然,此类现象并非个例,这正是反映社会建设某种缺陷性的有力代表。在秩序与沟通之上,温情使大家动容;在温情之上,秩序与沟通是必备药剂。愿老夫妇能够明白,自己对子女与社会的爱,不应只体现于如此“义无反顾”的偏执,而在于关爱自己,体谅他人,真正享受生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才能为他人和社会传递幸福的能量。
往社会发展中添加一点人情味
林怡滢(厦大附中高三1班)
有这样一幅“动人”场景:一对老夫妇为儿女“人肉”占车位,有时轮流坐板凳,总之风雨无阻。
有人感动地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有些车主激动地表示公共车位不应如此被人情强占。车主们从自方利益出发,指出该行为的不甚道德之处,但这样的行为难道就是那般能够被理解而不该被允许的吗?
在这场利益冲突中,看似谁都是受害者。我们似乎能够想象车主们带着一日累积的一身疲倦,来到只剩一个“空位”的停车场时的无奈与茫然,也能体会二老所承受的风吹日晒甚至责骂,以及为人儿女又为道德公民的儿女们的难处。我们可能想将问题归咎于制度,归咎于这个急速发展的社会,但是我们自身能够做些什么呢?如果附近车主们相互礼让,在交往过程中多一些人情味,会怎么样呢?
老人为儿女占位的执念源于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的不信任,他们深感儿女这一辈负担的各种压力之重,便想尽自己之力为他们分担。在老人的观念中,现代意义的道德、对个人权利的强调是不那么占主导地位的。他们更多接触的是富有人情味的交往。往张三家拿点盐这样的事亦是时有发生的,不需要那样明确地划分权利边界。而明天,张三也是可以来给我们讨点西瓜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养成的是礼让而多些人情味的风气,自动为他人让出一个位,很可能大家都会意外地收获一个停车位。而父母们可能就不用再在烈日炎炎、寒风习习中坐着、张望着,还可能招呼车主们说:“那里有个位子呢!”
古来谦让之德人皆有之,而在如今车马邮件不再慢的日子里,我们应多怀有一些人情味。车主若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一番,可能也难免有为自家孩子占位的冲动。竞争多激烈啊,自习室也总是人满为患,使人满腔怒火。可是,大可不必如此。今日我笑笑对你说:“这个位置留给你”,明日我也可收获一满意的位置与微笑。遵纪守法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必对自身利益过于维护而伤害了感情。刘瑜的“素什么质”意在指出人们时常拿素质说事但不关注本质的问题。车主们想必也在抱怨中提到过“素质”,但与其如此,不如多一些交流与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理解呢?
“于欢案”微文选二
辱母杀人案:对司法失去信任才是最可怕的
蔡斐(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
平静的周末,被一则出离愤怒的新闻打破了。
事情很简单:2016年4月14日,一位22岁的男子于欢,在母亲苏银霞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其中,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
杜志浩,是11名催债人的领头者。除了辱骂,他还脱下于欢的鞋子,捂在苏银霞的脸上。他还脱下裤子,当着于欢的面,把自己的生殖器往苏银霞脸上蹭……
路过的工人看到了这一幕,选择报警,警察来到后说“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随即离开。看到警察离开,情绪激动的于欢站起来往外冲,被杜志浩等人拦下。暴力上演,一死三伤。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舆论
舆论的哗然,估计是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没有想到的。
“虽然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说这些话不合适,但是我还是想说:暗中被刺死的杜某死有余辜,他已经丧失了起码的人性,说于欢为民除害也不为过!法官在判案时,除了坚持法律之外,也应当注意防止判决与大多数人心中的底线正义相违背。本案中的母子实在令人同情,法律不应如此冰冷!”
写下这话的,是某大学法学院一位教授。他的观点,代表了网上的众多舆论。
不少人看完新闻后的第一反应,也是“只能去杀人”。相比这种无奈的表达,一名网民在读完新闻后,写下了这样的文章——《当他的鸡鸡蹭到你母亲脸上时,你会不会怒起杀凶?》。这是一种很容易想象的同理心,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在被催债人员非法拘禁控制的情形下,在目睹母亲被极端方式猥亵侮辱,而警方又没有干预制止就离开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如果你身处其中,手头碰巧有把水果刀,你会怎么做?群情激昂的背后,透露的不止是对于欢个人生死的挂怀,也是大众情绪的一种焦虑和不安。因为没有公权力的保护,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于欢一样的屈辱。“我想过,如果我是于欢,当法律不能保护我和家人,使我和家人又遭遇到极端的羞辱或侵害的情况下,我会如同他一样,甚至会更坚决,捅死那些狗日的,绝不宽恕。”一名网友写下了这样直白的话,并得到了数以万计的点赞。
法院的判决,更是触怒了网民。很多人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法官,“法官是天上掉下来的,没有母亲……”更多人则在反思,“如果法律不能让人民感到安全,那么这法律就是用来羞辱人民的。”
司法
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是本案最大的法律争议。
法院认为,于欢面对众多讨债人长时间纠缠,不能正确处理冲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被害人存在过错,且于欢能如实供述,对其判处无期徒刑。
为何不认定正当防卫,法院的解释是,虽然当时于欢人身自由受限,也遭到对方侮辱和辱骂,但对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经出警的情况下,被告人于欢及其母亲的生命健康权被侵犯的危险性较小,“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
“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是法律上的专门表达,理论上称“防卫正当时”,通俗解释就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因为只有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才存在实施防卫措施的必要性。如果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而进行所谓的防卫,就成立“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属于“于防卫不适时”,不具有正当性。
面对法院的判决,有学者发现了一个吊诡的细节,法院既然认定于欢的人身自由受到非法限制,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即是“非法拘禁”的违法犯罪行为,该行为是典型的持续犯,从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开始到解除这种限制为止,整个期间都属于“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这相当于承认了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存在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某种程度上也属情理之中。一方面,于欢的行为造成了一死三伤,存在法律上认定的社会危害性,且影响重大;另一方面,杜志浩的行为,没有造成于欢和苏银霞的人身危险,即没有“防卫的紧迫性”。
不过,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服众。
在大众的认知中,这种不法伤害从一开始就是存在的,杜志浩们限制了于欢和母亲的人身自由,辱骂,抽耳光,向他们播放黄色录像,用男性生殖器当着儿子的肆意凌辱母亲。这不但是对生命健康权的剥夺,更是对人格尊严的挑衅。
于是,民众支持于欢拿起水果刀,特别是在警察介入无果后……
警察
警察的身影,在本案中一闪而过,看似微不足道,却成为重要转折点,成为压死于欢的“最后一根稻草”。
监控显示,22时13分,一辆警车抵达非法拘禁现场——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民警下车进入办公楼。多名现场人员证实,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4分钟后,部分人员送民警走出办公楼,有人回去。
看到三名民警要走,于欢的姑姑于秀荣拉住一名女警,并试图拦住警车。她回忆说,“警察这时候走了,他娘俩只有死路一条。我站在车前说,他娘俩要死了咋办,你们要走就把我轧死。”对此,警方给的说法是,他们是询问情况后到院内进一步了解情况。(但未解释,为何屋里关着人,他们要先到院里了解情况。)
无论如何,警察的出现,并没有解除于欢母子被有黑社会性质的催债团伙非法拘禁的事实。实际言行,甚至有偏袒和放纵的嫌疑,这也成为舆论和专家认定警方不作为的重要依据。警察的毫无作为,让杜志浩们看上去肆无忌惮,原来连警察也奈何不了他们。或许,正是这个草率至极的处置行为,让于欢陷入绝望,也更加气愤。案件显示,于欢杀人的时机,恰恰是在经受了母亲的奇耻大辱、警察丢下一句话离开之后的几分钟内。无疑,警察的过错,或者警察的过失,成为了杀人导火线之一。甚至有人提出,讨债的人非法拘禁,本身就是违法的,警察不闻不问,也就是渎职,检察院应当立即立案。
上诉
于欢已提出上诉。其上诉代理人、律师殷清利表示,已经在2月24日,赶在上诉期的最后一天提起上诉。
上诉理由指出,在遭遇涉黑团伙令人发指的侮辱、警察出警后人身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于欢的被迫还击至少属于防卫过当。同时,于欢听从民警要求交出刀具并归案、在讯问中如实供述等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
代理律师的理由得到不少同行的赞同。一方面,杜志浩等人的非法拘禁事实是成立的,一审法院已经确认。另一方面,警察有限的执法方式,并没有达到制止“非法拘禁”的效果,于欢及其母亲的人身危险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寻求救济无望的被告人情绪失控,以暴力制止侵害,符合“不得不为”的正当防卫要求,只不过“超过必要限度”。
实际上,一审判决的确有值得商榷之处。苏银霞被催债,是因为陷入了高利贷陷阱。她向杜志浩的雇佣者吴学占借款135万元,约定月利息10%。截止到2016年4月,她共还款184万元,并将一套140平米价值70万的房子抵债,最后17万欠款,实在还不起了。从法律上来说,10%的月息已超出国家规定的合法年息36%上限;吴学占从苏银霞手里获取的绝大部分本息,属于严重的非法所得。 其次,在中国传统的情理社会,精神侮辱带来的“防卫的紧迫性”,其实不亚于生命健康权。要明白,杜志浩的行径是突破人伦底线的侮辱。手段之卑劣,性质之恶劣,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严重挑战了公众的道德认知。毕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母亲。再次,长期以来大众对警方表现的失望,一并裹挟到了本案中。当于欢把求援的希望放到警方身上时,他们内心是期待警方帮助他们脱困的,哪怕是暂时的。但是,警察既没有带走杜志浩们调查,又没有将于欢母子解困,其处置缺陷和实际后果,与于欢杀人间是否构成因果联系,一审法院选择性地忽略了。最后,就“正当防卫”的立法精神来看,目的是要鼓励公民采取必要措施与不法侵害作斗争,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但是,如果司法实践中,将“防卫的紧迫性”标准定义过高的话,很容易消解公民对抗违法行为的勇气,这与正当防卫的立法初衷背道而驰。更何况,这是一个自我的防卫,也是一个为母亲的防卫。安提戈捏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未来
二审怎么判?我们不便揣测。
因为,审判独立的原则,无论如何都值得尊重。
一种观点认为,在民意汹涌的舆论压力下,二审极有可能改判。说不定,此刻相关法院就在加班加点,研究案件事实与法律适用。
我们不赞同舆论干预司法。但是当刑事个案生成为社会公共事件时,它所带来的讨论,无疑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甚至关乎我们对法治未来走向的信心。在被刷屏的一天里,有关于欢刺杀辱母者的上亿条评论,是国人对法治高度关切的一个生动注脚。
面对22岁的于欢,以及本案中自然正义与法律正义可能存在的落差,我们只想说,司法,不仅关乎纸面规则的落地,还关乎规则背后的价值诉求,更关乎人心所向,伦理人情。否则,于欢承担的,就不止是杜志浩带来的羞辱。
如果保护母亲是一种错,我宁愿一错再错
国馆
01
最近,大家肯定被“刺死辱母者”一案刷屏了。
有媒体报道,今年2月17日,22岁的青年于欢,被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罪名是故意伤害罪。
这桩案子为什么能引起轰动?因为于欢“故意伤害”的人,就是辱骂自己母亲的人。
于欢的母亲、山东女企业家苏银霞因为企业周转不灵,曾经向高利贷借债上百万元,月息高达10%。截止2016年4月,虽然她已倾尽全力还债,连房子都抵押出去了,但还是没法还清所有本息。
2016年4月14日,11个讨债人上门,将苏银霞和儿子禁锢在公司接待室,用各种脏话辱骂苏银霞,还脱下于欢的鞋子捂在苏银霞的嘴上。于欢想反抗,被人一巴掌抽了过去。更让人发指的是:其中还有催债人脱下裤子、露出下身对着他们!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欢已经“咬牙切齿,几近奔溃”。随后警察终于来了,说完“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这些话,就要到外边去问怎么回事。于欢往外冲想跟着出去,仿佛是要寻求保护,但催债人把他拦下,混乱之中于欢脑海中已经无法进行理性思考了,唯一的念头只是保护母亲和自己。他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刀,将四名催债人捅伤,其后,当中的一人在去医院途中失血过多死亡。
过后,法院判决的结果是:于欢虽然当时被羞辱了,但对方也没有人使用工具,于欢“不能正确处理冲突,持尖刀捅刺多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只不过是看在他自首的份上,才“从轻”判处无期徒刑。
你要一个眼见母亲被羞辱的孩子,面对歹徒能够“正确处理冲突”?
美国一名大法官说过一句名言:“面对一把举起的刀,不可能要求一个人进行冷静的思考。”
催债人没有举起刀,但他们给于欢、苏银霞带来的精神侮辱,不是更甚于明晃晃的刀吗?身体伤害总有愈合的一天,但催债人给两母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复原!
02
2013年的时候,人民网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件: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发生过一起枪击事件。当时,一名年轻的母亲在家中照顾着才3个月大的婴儿。母亲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在撬她家门试图闯入,她先是把奶瓶插入婴儿口中,然后赶紧拨打了911紧急呼救电话。她问话务员:“我手里有两把枪,如果他(匪徒)破门而入,我可不可以向他开枪?”话务员是这样回答的:“我不能告诉你可以这么做。但是,你做你该做的,保护你的孩子。”很快,两名带着猎刀的匪徒破门而入,年轻母亲扣下扳机,将其中一名匪徒当场击毙。随后到达的警察认定母亲属于正当的自卫行为,地区检察官也没有对她提起任何起诉。因为,这个母亲只是做了一件对的事情:保护孩子!正如于欢,也只是做了一件对的事情:保护妈妈!
不要说一个儿子看到了母亲受到伤害就要奋起反击,就算是一个陌生人看到别人受到伤害,也会出于恻隐之心,出手相助。
法律是依顺人性的,通过惩戒恶人彰显人性,而不能让人性受制于法律。在正当自卫者的眼里,不是没有法律,而是在自己最珍贵的情义面前,连冷冰冰的法律也要让路。
03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网络舆论,能够迅速表达我们的呼声。许多人在网络上声援于欢,纷纷喊出自己的请求。
易中天直接说:“我支持刺死辱母者的当事人于欢——无罪!”他还提出四点理由:
一,于欢是制止犯罪!催债人不仅对于欢母亲进行实质性精神摧残,还有进一步实施强奸的主观故意,因此催债人是犯罪嫌疑人。二,于欢是正当防卫!催债人掏出下体就是在“使用工具”,当着亲生儿子的面,其精神打击足以致死,因此这是正当防卫。三,于欢是见义勇为!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陌生人都会路见不平一声吼,何况催债人无视警察和法律,简直猖狂至极。四,于欢是血性男儿!中华传统以孝治天下,于欢救母于水深火热中,如果反因此受惩罚,于情于理难以服众。
周冲提出杀人案中的六点不公正的地方。网易新闻报道了这件事件以后,跟帖达到了200多万。连《人民日报》都发表评论说:“舆论的强烈反应提示我们,应该正视此事发生之时的伦理情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更多考虑。”在巨大的民众呼声之下,最高人民检察院甚至派员赴山东阅卷,全面审查这起案件。山东高级人民法院也表示要重理此案。
不管这些悲凉事件背后发生的细节、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却看到一个稍显温暖的变化:社会因为强大的社交平台,变得益发紧密。我们再也不会觉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不关我事。在一个冷漠的社会,所有人都终将是受害者。社会情感因为一起事件变得团结,我们通过发声,表达对不平之事的怨愤,我们正在以自己的微薄之力,重塑已经被扭曲的价值观,悄然改变时代的流向。
04
这让人想起去年的“罗一笑事件”,一开始我们都被微信上的报道感动落泪,然后伸出援手,新媒体上是一片巨大的暖意。及后剧情反转,在网民的强大声势下,真相被逐渐公开,微信一夜之间将当初的捐款全额返还给捐赠者。这件事的一切过程,都是网民自发行为推动出来的。有人生病了,我们一起同情;有人隐瞒事实,我们一起愤怒。没有领导者,也没有公证人,无数人就在自己的手机上关注着,发出点滴声音,所有的情感汇聚成一股力量,逼使整件事朝着真相的道路上发展。
杀死辱母者一案也是。最开始是一个普通的报道,却有无数人跟踪关注,觉得哪里不对,然后发声,竟然发现大家意见如此一致,于是变成了一起社会热点,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探讨,最后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如此热切地关注社会事件,归根到底是在关注我们自身。
于欢,你不用怕。如果连保护自己的母亲都是错的,那就让我们一起犯错,哪怕一错再错。
母亲被凌辱你不敢挺身而出,祖国被侵犯你就能上?
无名氏
该微文已被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