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心选荐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作者用简朴的笔触染开了一幅黄土高原上人民生活的写实图:双水村中的老老少少在这片土地上奋斗,将梯田盘到山顶,将亘古未变的河流改道,将硗薄变为肥沃……仅就这种倒天改河的气势,你也不能不为他们灵魂中那点气魄所震撼。毋庸置疑,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但却拥有不平凡的内心。尽管现在的世界很少有人想到他们的存在,但他们给这世界带来的是力量和光明。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目不见睫的一群。只不过,这些满脸汗水的人,从来不这样想自己,也不这样想别人。劳动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惯常的事。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上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本身。而这当中那些闪耀的戋戋微物,将是这平凡世界的不祧之祖。
黄品旭选荐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思想的禁锢往往是世界上最恐怖的魔影,这就好比一群生活在高大围墙里的人,却还洋洋得意地炫耀着自己的自由。在作者笔下的《1984》,所构建的便是这样一个世界。国家被独裁者“老大哥”的恐怖统治的阴影所笼罩,但人们却麻木地对这一切一无所知。拥有感情的人会被看作思想上的异端,接受最彻底的洗脑。
还有所谓的“四大部门”,名曰“和平、友爱、真理、富裕”,然而他们所行之事却是背道而驰!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吗?可怕的是,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乌托邦”有着真实的原型。通过这部《1984》,我们或许会了解自由的真意。
蔡雨孜选荐
《盲刺客》《火星救援》《精灵宝钻》《美丽新世界》
《火星救援》:今年有一部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许多人在看完电影后阅读了原著,但我是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接触到了本书,被吸引着阅读了部分英文原著。趁着中文译本热卖,我将其买来阅读,消除了语言的障碍,这个充满理工元素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出人意料的动人印象。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上为生存而苦苦奋斗;与此同时,地球上的各个国家、赫尔墨斯号的船员们全都慷慨无私地对他伸出援手,不惜牺牲万亿的人力物力,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人类文明中,对同伴伸出援手的施善文化是人类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在我看来,正是本书所体现出的最振奋人心的部分。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的作品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独特魅力,而作为他的成名之作的《伊豆的舞女》更是令人迷醉,字字句句皆如一幅淡雅的画缓缓晕染开来。日本人崇尚“物哀美”,故这段充满悸动的旅行中处处充斥着忧郁与哀怨的情绪,但在这其中又浮现出一股暖人心扉的温馨。舞女薰子的清纯与天真与伊豆如诗如画的风景交相辉映,让人仿佛能看到山野碧绿,感到海风拂面,又为最终的离别蒙上了一层无可奈何的伤感。而正是这种微带哀伤的宁静,如同山崖间细细的清泉,使整个人的身心都得到了净化。
秦紫怡选荐《病隙碎笔》《夜莺与玫瑰》《行者无疆》
《地毯的那一端》:“我从来没有这样亲切地感受到造物的宠爱——真的,我们这样平庸,我总觉得幸福应该给予比我们更好的人。但这是真实的!”张晓风的作品“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柔婉中带刚劲”。她的散文既慨叹人生的虚无,亦不沉溺于文字的晦涩,字里行间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侠士之风,却又不乏女子的纤细柔情。她有一双透视平常的慧眼,将小我拓展至大我,将琐碎平凡的生活品出美丽、典雅与温柔。
张瀛心选荐
林清玄《情深,万象皆深》、玛格丽特著《飘》、毕淑敏《提醒幸福》、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情深,万象皆深》:本书是林清玄散文集。作者行文间,非但让你无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之感,反之,那些煮雪拈花的闲情,让人明了,只要情感够深,意境够高,步履过处,都有美丽的消息。惊叹的不止是他白话里蕴含的千锤笙磬和百炼玑翠,而是他把缺憾还诸天地,得到自在的温山软水。
《提醒幸福》:本书是毕淑敏散文集。作者有对自然的仰慕,却不止是暗香凝露,栀移月影,荼蘼香梦……作者更为博大的是对人性的尊重与捍卫,任人怎么颠扑也毁不了对自然生命的崇敬。她是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将这种神圣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谢天地,却不畏惧;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早起播种,御风而行。
张翎俊选荐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
尤记得撒哈拉金色沙粒上的微笑,尤记得倔强中透出的忧郁,尤记得风沙中被爱滋养着的温柔……记得那个为了追寻心中的橄榄树而踏遍万水千山,一生漂泊的纯净的灵魂----三毛。
《撒哈拉的故事》: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中,三毛会炫耀似地讲述她将垃圾堆中的废品改造成富有现代感的工艺品,会动情地讲述沙漠里工作的哑奴隐藏在心中的友爱与感恩,会淘气地讲述去政府公寓里偷植物,会调侃似地讲述她与荷西之间的打闹玩耍。三毛因荷西而留在撒哈拉,但与其说是三毛成全了荷西,还不如说是荷西造就了三毛,有了荷西的三毛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在沙漠中受风沙洗礼,而成就了浪漫的三毛。
可惜后来荷西死于意外,她的灵魂仿佛也随之而去,剩在躯壳里的只有一片荒凉。再次提笔的她,已洗尽生活的铅华,字迹中流淌的不是墨痕,而是饱含智慧的泪花。
《梦里花落知多少》:如果说《撒哈拉的故事》吸引我的是她的远走的勇气,和那个天真烂漫的灵魂,那么《梦里花落知多少》展现的敏感与细腻,更令我感叹于她经历挫折却始终哀而不伤的笔调。她有书中对爱情的回忆像是一场梦。梦里,是对逝去之爱的不舍;梦外,是对物是人非的感慨。面对这现实,三毛感慨今后的路说:山河岁月,绵绵的来,匆匆的去。什么人?什么人在赶路,不会是我。我的路,在去年的梦里,已被肯定是这一条了,我只是顺着路带着自己远去罢了。
或许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场梦,或许梦里会有许多的无奈,或许你会用梦呓似的声音轻轻吟道“记得当年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树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何梓萱选荐《楚辞》《说岳全传》
《楚辞》——苦求美政感天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离骚啼血,九歌缥缈。涉江何为?岿然怀沙。致情惜诵,哀郢悲切。惜往日兮吟橘颂,思美人兮悲回风。南访重华,饮马咸池;上叩帝阍,下求佚女。驰太空,游仙境,览瑶台,折琼枝,高扬蛾眉观四荒。
贤君何为?
孔盖兮翠翎,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北宸何隐?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
如此奈何?
愿依彭咸之遗则。
可曾有悔?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余读楚辞,感天地之悲,凛空贤之怒,游山海之旖旎,观太虚之幻妙。其中更有各般滋味,皆付于君之一阅。
《说岳全传》——九万里风鹏正举:世人皆知鹏举之《满江红》之忠义磅礴,却鲜知《小重山》之将心独怆。
知音少,弦断何人听?
年少从军,冲锋陷阵,百难千劫。丹心可昭日月,岂料、伟业将成,忽堕权奸毒手。奇勋未入凌烟阁,奸计先成偃月堂!风波亭下,一缕英魂归天。
羌笛变徵吹不彻临安遗恨。却追忆,马蹄南去人北望,草青黄尽尘飞扬。只愿守土复开疆,捣黄龙诛兀术迎二帝换朝。
十二金牌道道催,人声值此意难頽。报国犹思背间刺,偏是风波亭上回。
试问英魂息何处?好将帘月换风雷。好山好水常相伴,身后花开一树梅。
不读《说岳》,不知武穆之冤,不省世道之艰,不解精忠之意。
王婧芝选荐《为你,耶路撒冷》《红楼沁芳》
《为你,耶路撒冷》:“我们沾血的衬衣就是最后的铠甲。”这与《琅琊榜》中言阙说的那句:“只要猎宫有一息尚存,就不算失守”异曲同工。这两本完整复原圣城争夺战的厚重史书,历时五年完成,正如描写的内容一样曲折坎坷。其中,犹太人复国兴族的精神和对神灵虔诚敬畏的意志犹其令我动容。书中说:“当阿拉伯人就要攻入老城时,老城的居民突然从街坊中涌出来,直接面对枪口……”,而“阿拉伯人最终攻下老城区,伤亡惨重……”“阿提尔将受伤的犹太人转移到低位,他看到犹太著名女战士以斯帖痛得厉害,就递给她一根烟,她虚弱地抬起手臂想要去接,但最终放下了,她叹息道:“不,安息日。”“正因为是安息日期,她便不接这根烟,就最这是生命中最后一根镇痛的香烟。这种坚守心中灵洁的毅力超越生命价值,诚可贵,令人敬偑,也令人惋惜。
《红楼沁芳》:词段优扬,如衣袂翻飞,辞令清丽,似瘦月清霜。本书着重解析《红楼梦》中的诗词,读来字字现血,令人叹惋。有道是,每一粒汉字都是一个天堂。此可见曹雪芹文韵之深,多种理解更显《红》的幽深神秘。《沁芳》读来,只觉故景如旧,只恨草木无情,不解凡忧。那霁月清风,疏阔儿女,又有几人?十二人,堕钗横。黄粱梦醒,富贵烟消。你看雪下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喃喃钦手对江吟,故故无风诉秋心”,而我,只能对着那未完的八十回叹惜流泪了……
何剪烛选荐《唐朝穿越指南》《追风筝的人》《三体》《文化苦旅》
《追风筝的人》:正如本书编者在最后所说“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小说里面,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哈桑和阿米尔原本都是纯真善良的孩子。因为种族,使他们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被逼向世界的两极。人性或许是残缺的,它从来做不到尽善尽美。阿米尔为了争夺父亲对他全部的爱,选择了背叛哈桑。两个童年的玩伴就这样越走越远。愧疚与不安在阿米尔的心间弥漫,于是他开始寻找,寻找那个人,寻找那心中的风筝。我轻轻地合上书,心情无比沉重。背叛与友情,痛苦着,彷徨着,最终奔向解脱。我不太明白阿米尔在最后是以怎样的心情走下去,像半糖一样,荡漾着一抹难以散尽的苦涩与芳香。
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的去追吧!
《文化苦旅》:“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
抿一口茶,在茶香袅袅中静思。潇潇洒洒走一回天涯,山山水水记录下足迹。用旅程修饰笔下的文字;用时间磨砺人生的沧桑,用回忆勾勒出最完美的篇章,他说希望笔墨留下的痕迹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而每一位文学上的大家都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抹坚韧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的绽放!
文化的精魂,和着风,和着阳,和着脚印与足迹,绽放出它无比耀眼的光芒!
项涵选荐
龙应台《目送》、克莱尔·麦克福尔《摆渡人》、
张晓风《一一风荷举》、简媜《女儿红》、张爱玲《重访边城》
《一一风荷举》:本书是张晓风散文的收录,而张晓风,是一个一吹一啄皆可入文,从不刻求晦涩难通的散文大家,她的心如同阳春白雪般,有着灵动,有着跳脱,有着细腻的欢愉和深情的思索。她的才气是涓涓细泉,她的眼界是广阔世界与人生的草木湖泊,她怀着全部的虔诚和敬畏,用精妙优雅的譬喻和不落俗套的主题,去热切而又殷实地诠释她对世界的思索。她在序中说自己是那续弦胶,企图胶住今昔岁月;是低眉信手续续弹的女子,竟夕不辍弹了五十年;是西淌河,冲山撞石,跌跌滚滚,一路奔海而去。
书名来自宋人周美成的词,“一一风荷举”,她写道,“世间万物,或如荷花,或如橘柚之花,皆各有其芳香郁烈,而我是那多事的风,把众香气来作四下播扬。”
《女儿红》:之前见到简媜的词句“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深深被打动。
简媜的文字是细致入微的,和着当年台北的少女情怀,和着下着微雨的丝丝心绪,她对于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有着最多情的歌咏,但并未滥情,文字在运用古典意象上达到了“存乎一心”之妙,所谓“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她天份极高,笔下的文字清新脱俗,如出水芙蓉一般,确有大陆作家所不及处。《女儿红》比之前的《水问》成熟,其中的《四月裂帛》尤为出色。写散文是木杵捣臼取其精,而简媜的文章不仅有着女性心思的柔软,读起来亦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她的作品可以用她所写的一句话恰好地评价:“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
鲜一睿选荐
《解忧杂货店》《灵魂的马车驶上高坡》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小王子》《红玫瑰与白玫瑰》《蒋勋说红楼梦》
《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以推理小说著称,然而《解忧杂货店》却是他少有的治愈小说。在浪矢先生的杂货店里,在一个不起眼的牛奶箱旁,在作者精心铺设的时空错觉和照应巧合下,三个盗窃贼正在改写自己的余生。这时,又有三个“不幸者”接连登场,他们用牛奶箱将自己“挡”的严严实实,然后就无所顾忌地袒露本心——当那些或自私、或卑微、或庸俗,甚至是违背伦理的告白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面带鄙夷又心存侥幸。然而面对这些表白,那三位好像是为人不齿的盗窃贼却开始发表自己的言论,尤其是在发现自己的价值之后,他们甚至萌发了重新做人的念头。是的,如果这个世界上多一些“解忧杂货店”,如果我们对自己多一点坦诚,对“坏人”多一点肯定,或许世界会即刻改变。
《活着》:作者余华。在“道德”与好奇的驱使下,我发现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书。正如书名一样,这本书是摆谈生死的。有些人死得很“荒谬”,有些人死得很血腥,有些人死得很“平庸”。余华十分会抓住重点——他用冗长的语言描述苦难与生活,却用非常精悍的篇幅来描绘死亡。伴随着一个干脆的句号猛然收煞,一个人就没有了。如果把自己扔进这本书里,当你看到有人过着悲惨的生活,想帮他们却束手无策;当你看到他们面临死亡,想救一把却身不由己。不光是无奈,甚至是一种无助感。最后,一位老人,一头老牛,两个福贵,他们用一生表明——活着就是一切。
舒可欣选荐《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千年一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目送》:龙应台以平实隽永的文笔记叙了作者龙应台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爱、离别、亲情的感触,情感细腻动人,深入心灵。人生在世,总会面临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而人也总在这些历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懂得。作家龙应台,平淡的言语中饱含深情,将平凡生活中的那些点滴美好,向读者娓娓道来。人生路上,有鲜花,有坎坷,最重要的是能透过表面浮华看其本质,淡然地面对,不过喜、不过忧,总能得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一片宁静。无论生活多么奔忙,周遭如何喧嚣,拥有一颗从容的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愿意从繁杂间挤出一些时间,一缕阳光以供自己沉淀一份闲适的心情,那些遗失在角落的美好终会在不经意间将平淡无奇变为绚丽多姿。
邓又嘉选荐《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傲慢与偏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的阶级背景下,爱情依然可以超过利益、身份、矛盾、冲突种种沟壑,成就一生一代双人。小说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阶级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存在差异。小说中女主人公是一位出生于乡绅家庭持有主见、活力机敏的女子,她面对生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男主人公则家境优渥,目中无人,两人的初次相遇便伴随着傲慢与偏见,而正是这种傲慢与偏见,使小说变得曲折有趣、与众不同。
蒋沅颖选荐
《采桑子》《荒野求生》《枕草子》《草枕》《公开的秘密》《小团圆》
《红玫瑰与白玫瑰》《霜令长河》《槭树下的家》《撒哈拉的故事》《花的圆舞》《线》《屿》
《草枕》:夏目漱石的随笔集子,记述他在长良等地的奇瑰之事。犹如一树杂花,漫不经心地落笔生成,有雷霆万钧之势,也有掞藻飞声之章,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沉潜的思想。他旁征博引,既赞五柳先生悠散如闲云野鹤,又惋长良佳人薄命如花间之露。其文学素养已是难得,更兼怀瑾握瑜,其治学态度不仅值得借鉴,更应学习,做到“想象即使不落于纸墨,胸膛里自会响起璆玉之音。丹青纵然不向画架涂抹,心中自然映出绚丽之五彩。”去聆听那消沉下去的百代过客的跫音。
《千年一叹》:余秋雨先生整理其跋涉文明古迹的记录,他们一行人自驾去探寻古代失落的文明,并将其抽丝剥茧,层层剖析,他们不为软红十丈的开罗所蒙蔽双目,而执意要去浩浩黄沙的边缘,他们不被栗红贯朽所欺骗,而去看那饔飧不继的穷苦人民,他们在寂然时间大海边岸上拾取贝壳,听那过去的只言片语,这种力求真实,直面历史的精神是难能可贵。
宋孟珂选荐《既见君子》
《既见君子》:初识此书,便万分喜爱,品诗解语,小家之言自不比大家精妙,难避步人后尘,拾人牙慧之嫌,但却真朴可亲,似朗月舒风下一次林下人的促席闲谈。
篱墙东下,一觞一酌,语论古今,酣畅平生。
又说这个名字。
风雨潇凄,愁云黯惨,郎伯还复,良人冁然;
大道日丧,瓦釜雷鸣,风人弄笔,黎庶奋振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遇彼骚人,忧虑去矣。
话甚深明,正是此间道理。
路途修阻,河山迷茫,几多怃愁落落,几多木立悠悠,几多愁肠千千结,几多断魂寸寸伤,或许只有诗歌,或许只有诗歌,才能暂安心神,且平创痕。
借古人之杯酒,浇心头之块垒。
诗歌,不似俚语简白,其本真就是香云蘙蔽,难识清明,我读诗,品一个舌唇清爽,品一个心有连丝,读及凯荡句,奋袖饮黄龙,轮到销魂处,掩卷落川黛;若为片石韩陵,自当击节称叹,若是皮相糙语,谑个武夫心肠;最是难堪怫恨句,怎个气填吭臆,最是喜那蕴藉客,叫个老婆心切。
鬲下诗情涌,腹中囊千经,若能达此境界,便是平及阳算,又有何妨?只是我终究文才鄙陋,学识浅薄,所以谬论,多惹玩笑,便是假借他人之手,拨云见日,一窥清明,也是很好。
黄靖雅选荐《渴望生活·梵高传》《菊与刀·日本文化模式论》《全球通史》
《菊与刀》:“既穷兵黩武又有审美情趣,既僵化又善变,既谨守传统又顺应新潮。”作者鲁丝·本尼迪克特如此描述日本矛盾的国民性。公元3世纪伊始,日本领导者便有计划地引进中国文化:从儒家思想到封建官制,从文字、服饰到食品、建筑,大和民族以其超凡的接收力照单全收。一个部落的风俗习惯与相邻部落可能有70%的相同之处,但为了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它的风俗习惯必然会经历变化。与中国常年遭受外族侵扰,狼烟难灭,烽火难休相比,日本这一岛国相对孤立,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影响较单一,从而使其更持久、更完整地“无空隙”渗透。直至今日,公家与武家的思想,还有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和民族的物哀观,仍未被科技的潮流冲刷殆尽。如何在传统与新潮之间找到平衡点,我想除了意识,学习借鉴同样不可或缺。在与这位同我们关系不寻常的东方邻国打交道时,我们的目光应该关注这点。
刘真言选荐《霜冷长河》《平常茶非常道》《佐贺的超级阿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平常茶非常道》——茶能生善:即使是一片茶叶的香气,也是在天地间寻找知味的人!
人间奇香:每一片茶叶,都能滋润我们的心,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
饮茶洗心:人生更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愉悦心情!生命沉苦时要加一点清凉的菊花,激越时要加一点内蕴的普洱;在苦中犹有甜蜜蜜上飞扬的心,在乐里不失去敏锐深刻的态度!
入清凉地:茶的真滋味,唯有平常心才能知之。用平常心看待一切!
茶禅一味
读了林清玄的《平常茶非常道》,使我稍稍有了点文化常识,让我知道了“茶禅一味”。对于饮茶,三毛也有这样一段话,她说:“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苦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茶味、禅味,茶禅一味,它需放松心情,忘记烦恼,悠悠地呷,细细地品,慢慢地咽,任那一缕馥郁的香气沁入胸腔,浸入肺腑,缭绕于九曲回肠,然后化作一股清风飘出口外。
有事饮茶,无事挂杯,这是一些现代人喝茶观。从这一点上看,饮茶俨然已成为了一种交际的手段与方式。但我更觉得是,有事要饮茶,无事更要饮茶。这儿的无不是虚无的无,也不是有无的无,而是无心、无我、无住、无念。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更清香的滋味,而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信息。有事饮茶多了一分焦渴,少了一分淡默,无事的人饮茶时去除了生命的焦渴,像秋天的潭水,那样的澄明幽静,清澈无染,明白无挂碍。喝茶、参禅,事异理同,殊途而同归,都要有颗淡泊宁静的心才能得其真谛。推而广之,我们在学习时也如此,把心放平,心无挂碍,把脚踩实,脚踏实地。我们作为学生,读书做作业时,要有颗淡泊宁静的心,这样的我们才可真正感知到学习之乐,这样我们的成绩才可能提升得快。
品茶之乐
读了林清玄的《平常茶非常道》,我也明了了喝茶也是简易与美妙的修身养们的状态活、我们的思路活,我们的眼界活,我们的协作和谐,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读为乐,以学为乐,以演为乐,才能真正寻得生命的清明,才能真正感知学习的乐趣,才能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开出源头活水,才能如杨万里(《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一般堂堂地奔出前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昂首阔步于书山题海中,才能翻过这些书山题海。
给自己一杯下午茶
提到下午茶,不免让人想到英伦三岛上悠闲的生活。岛上的人们会在阳光安好的下午,在绿草茵茵的草坪上,享受曼妙的下午茶时光。他们端一杯热腾腾的茶,捧一本书,聊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又或许什么都不干,发一会呆,养一会儿神。读了林清玄的《平常茶非常道》,我也想在悠长的午后时光,给自己一杯下午茶。当然了,给自己一杯下午茶,并不一定非要端杯茶才可,而是告诉自己,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要懂得调剂,在逆境中不乱方寸,坚守住我们骨子里的优雅与从容,坚守住我们血液里的热爱与不屈。这样,我们天天心情都会愉悦,时时学习都很新鲜。
……
茶道人生太玄妙,不是我能企及;读书之道太高深,不是我能窥之。姑且向往之,姑且向往之……
徐佩辰选荐王国维《人间词话》、杨绛《我们仨》、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们仨》: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解到钱锺书和杨绛,之后读到《围城》和关于他们的故事,便很喜欢。原以为《我们仨》会是用很温暖的笔触来回忆她们一家的幸福往事,却发现往事背后深藏的,是人生的悲欢离合和跨越生死的爱。
一个淡泊名利、睿智亲和的老人,在失去挚爱的丈夫和女儿后,细细回忆着那段只有“我们仨”的时光。杨绛与钱锺书,初遇便一见倾心,后同赴英深造,生下了唯一的女儿——钱瑗。“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他们一同经历艳阳高照,阴雨绵绵;他们相互扶持,相互照顾;他们携手走过阳光大道,也一起走过布满荆棘的泥泞小路。
也许整本书最让人动容的,是锺书病重之时。杨绛营造梦境的邈远迷离,来分担过于沉重的死别之悲。烟雾迷离的古驿道,杨柳成行,杂草丛生。没有声泪俱下的哭诉,她心中的悲伤与痛苦却已经深深感染了我。
一辈子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也许这样的爱情与亲情便是世间最美的吧。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愿与你相伴,只是我们仨,一起做我们都喜欢的事,一起谈天说地;只求相聚,相守在一起,生活总会是快乐的。这便是钱锺书和杨绛,“拙手拙脚”的锺书和他“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课外阅读推荐
王婧涵选荐《一一风荷举》《行者无疆》《岛》
《一一风荷举》:初见如此风雅的书名,脑海中浮现的情景便是:在风中,荷花一朵朵挺立,且擎举起华美。翻开荷花映衬的扉页,初读美文,便发觉张晓风的文字广阔如人生,淡有淡味,浓有浓情,发人深思。她的作品在释怀散文家怀旧动人温情的同时,将满腔柔情与深刻哲思相互融合,读来回味无穷。再细品,发现她的文风既涵盖了古典散文的含情脉脉,似姑苏小巷中流淌的涓涓细流,又囊括了现代文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平常特色。可以说张晓风的文章其品清逸,若晨之曲,其品悠扬,若茶之香。也正如她本人所言:“世间万物,或如橘柚之花,皆各有其芳香郁烈,而我是那多事的风,把众香气来作四下播扬。”
杨梓溢选荐
《看见》《雨季不再来》《南城根》《目送》《追风筝的人》《江南三部曲》
《江南三部曲》:就在开学前,《江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春尽江南》被我匆匆塞进行李箱,一同踏上归程。
江南,江南。
江南总是太多人心中的宿结。在尘世喧嚣中那样心安理得的清闲、安逸,也许并不适合久居,养的一身懒骨头,习惯后只讨得"你并不让人讨厌,却一无是处。"的处境吧。
《江南三部曲》分三本书讲了三个时代三代人的故事,层次分明,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本《人面桃花》是我最喜爱的一本。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陆秀米。女主陆秀米本是个江南富庶人家的女儿,而自从父亲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离家出走的那一刻起,她本可以按部就班的与人结婚、生子、了此无趣残生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
梦里梦外,不知归处。
见过你罗裳金簪,日月高华。
见过你豆蔻二八俊模样。
见过你白马高船走东洋。
见过你宴宾客,见过你办学堂。
到头来,风云黯淡人去楼空惨凄凄天地无光。
早知道,闺阁高卧好光景。
又何必,六出祁山枉断肠。
如今我,负得盲翁琴和鼓。
说不尽,空梁燕泥梦一场。
整本书因有她的存在而变得像一桩桩轶事,也不知究竟是真的有这样一位是风是雨不是倦鸟归处的江南女子,还只是作者的一番杜撰。她就如那雨巷中丁香一般的姑娘,朦胧地罩在烟中,不可分辨,若即若离。
最后她的离去,实在让我心有不甘,可转过来想,这样的结局也未尝不好。因为再怎样艳丽传奇的收束,也不及她在满园光景漫天春色中,垂下眼眸,轻声叹的那一口微若尘埃的气。这样一个角色,实在是找不到哪怕一个配得上她的结局,只好让她在蹉跎岁月中不再老去。正因她太美好,总觉得她只适宜在梦中,安心种种花、闲时看看书,拎出来判个生死病弱,于心不忍。
看完《江南三部曲》,因为整部书时间跨度很长,让人恍惚间有了已过完一世的苍老,久久缓不过劲来。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时有雨,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换来一个时代的欢欣。
吴悦选荐《穆斯林的葬礼》《遗失的时光》《岛》《日出酒店》
《穆斯林的葬礼》是唯一一本我爱的如此之深的,爱他的历史,特色,情感,信念。这部巨作,描述了几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一个人身上,背负着多少的爱与纠葛,心中,处处都是美学的力量,玉之灵美,人之善类,心之纯美,爱之真美,写尽了人生之真谛,如此深邃,动情,如此催肝裂胆!韩新月是一位非常有信念的女子,她有学识,她高雅,她真诚,博识,从始至终,都如此使人沉醉,从她身上有一股力量,让我醉,让人拜服。他在书中流浪,在感情中漂泊,流浪对他来说本身就意味着哀愁,流浪在书里以葬礼为终点,可或许谁也不知道葬礼的哀歌究竟为谁而唱,为谁而息。开篇的开篇,我惊了;结尾的结尾,我哭了……
《岛》这本书很多年前我早有涉及,但也许因为当时阅而较浅,所以并未曾看懂,而今故书重看,朝花夕拾,到令人动容,一种悲凉,无奈贯穿全文,但是又始终夹杂着一种生的力量,从字里行间也全是希望。这个神秘的岛是正常人的地域,也是麻风病人的天堂,它虽然被世人隔离,被所有人封闭,但依旧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鸟语花香。岛上的人不放弃希望,玛丽始终饱含希望,而克里提丝也尽存希望,是爱,是希望,是奉献,是团结,才让一个沉闷的岛,一个被判了死刑之岛,重新焕发出不灭的光彩,人问的大善大美,至纯至真,全囊括在《岛》中,尽显博大,渐渐地,是爱,洗濯了所有不灭的尘埃,洗涤了心灵的污渍,让人尽尝世间大爱。爱与信念,,使尽谱完世间最美的绝唱,让所有人为之倾服,这就是美的力量,岛的力量。在岛上没有麻风病,只有爱。
韩美琳选荐
《傲慢与偏见》《小王子》《白雪少年》《幸福的七种颜色》《论语心得》《人与永恒》
《傲慢与偏见》: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置疑的贬义词,在简·奥斯汀的笔下,却使之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之间闻名遐迩。伊丽莎白,一个热情、活泼、却又不乏纯真的乡村少女,她不懂得勾心斗角,不懂得如何区分真实或是虚假,因而偏见在她心中产生。达西是一位上流社会的贵族,如此锋芒毕露的显赫地位,怎会不使他在心中拧一份傲气?是的,他傲慢正因为如此。伊丽莎白也只因为对达西的偏见,而使她轻信了威科姆对达西人品的贬低之言。可欣的是,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矛盾最终化解了。因着这纯粹的真挚爱意,他们才收获了一份跌宕起伏的爱情。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享受爱情似乎是一种奢侈。“现实、生存、理智……”这些词汇,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如电影般不断重复放映,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你。虽然《傲慢与偏见》通篇都得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但是在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在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银、泪水、悔恨,或许更多更多。这本书就是给了你一个这样的空间,让你去思考,去感悟。
《小王子》:人生中最真最诚最无虑最有梦想的时候是童年时光。正如《小王子》一书中告诉我们的:只有孩子们才知道他们要寻觅什么。《小王子》是一部童话,但它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童话。它充满了对人类生活状态的思考,是一部所谓的“哲理童话”。但它没有讲任何大道理,它甚至没有“娓娓道来”地讲任何道理。它与说教无关,一切都蕴藏在这个如诗如画的故事里,蕴藏在星星、沙漠和清泉中,蕴藏在小王子银铃般的笑声里。它就像真理本身那样朴素动人。通过这个童话,圣爱克苏佩里带着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接触生活的本质,而不是像小王子看到的那些“大人”,为权势、虚荣、职务、学问之类表面的东西忙忙碌碌。这本书告诉了你,即使童年不在了,那颗纯真的心,也别将它埋葬。
刘鑫玥选荐《战国杀》
《战国杀》:拨开历史的烟云,他们金戈铁马,扬鞭绝尘,踏着漫天滚滚黄沙而来,气壮山河,势破九天!战国,不仅是腥风血雨的残酷屠场,更是人性诡谲的一场较量。在这场乱世的赌局之中,谁也买不起最后的赌注,兴盛更替,朝堂变迭。且看英雄豪杰横刀立马,洒血黄沙;且看智士谋臣以计为鞭,以谋为马,踏起一场场风云浪花。
即使遥隔几千年的今天,仿佛仍能听见历史云烟之中战马踢踏的声响,仍能感受一次次动魄惊心的战役后的枨触心弦。
星霜更迭几番,红尘辗转几轮,黄沙埋葬功过几本。战国,这个传奇的时代,将永远镌刻于历史的里程碑中,万古铭载,永垂不朽。